《能效標準》的發展趨勢
根據GB18403.1中規定的方法,該COP值是機組運行在名義工況下的滿負荷性能系數。但事實上機組在實際的運行中絕大部分時間不是處于滿負荷,根據ARI(美國制冷協會)的調查統計,機組在滿負荷的運行時間實際上只占到總運行時間的1%,其余99%的運行時間機組負荷處于滿負荷以下。為了真正反映機組在實際運行時間內的效率,ARI550-98標準引入了IPLV(綜合部分負荷值)的概念來反映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機組的性能系數,同時通過IPLV反映出來的運行費用更具參考性。IPLV的計算公式為:
IPLV=0.01A+0.42B+0.45C+0.12D
其中 A——100%負荷工況點時的COP; B——75%負荷工況點時的COP;
C——50%負荷工況點時的COP; D——25%負荷工況點時的COP;
在GB18430.1標準中也提出了測試部分負荷性能的要求,但沒有引入IPLV的計算方法。值得注意的是,05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GB50189-2005《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中已經引入根據不同氣候區確定不同加權系數的部分負荷性能計算方法,這個方法很可能會在新版的能效標準中采用。
顯然,考察單臺的性能,采用COP和IPLV兩個指標比僅用COP更加科學。所以美國的SHRAE90.1-2001標準在規定機組的最低性能門檻值時,采用了COP和IPLV兩個指標來進行判定,見表6。

查看更多關于: 冷庫標準
- 相關文章:
介紹與制冷有關的安全法規 (2013-6-17 20:27:3)
《能效標準》和GB18430.1的關系 (2013-2-18 12:55:11)
規范競爭的需要 (2013-2-18 12:12:7)
- 留言列表:
